愛情裡的那些呢喃:療癒師,我該要放棄嗎?

by Kate
放棄

「我不知道到底要堅持還是放棄這段感情?我真的好累⋯⋯每天都好像在洗三溫暖,某些時刻會覺得自己可以放下,豁然開朗而充滿希望,但又在下一秒,回憶攫來,也突然害怕是不是做錯的決定,畢竟他好的地方依然閃閃發亮⋯⋯我真的好亂,整個人彷彿迷路,沒有頭緒,真的好無助⋯⋯」

這可能是你現在的心情,或是想起時仍會扎心的回憶⋯⋯你不是一個人,因為,這亦是Kate我自己在過去在面臨關係崩毀,甚至愛情逝去後,曾感受過的心路歷程。

當愛情就這麼從指間輕輕溜走,隨著風好似越來越遠,我開始奮力地追,卻因為風的動向以及力道並非我能掌控,而感到害怕:我不知道要跑到什麼時候?還是我就該停下來?但會不會下一秒風速變弱我就有機會了?

若你聽見疲憊、不快樂多過快樂,那就先給自己停損,好好休息

「到底要怎麼分辨自己要不要停下來了?」

無論是分手後想挽回,或者身陷掙扎、瀕臨瓦解的關係裡,我們可能都會為自己做好要有一定時間抗戰的準備。
有些人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有些人給自己半年⋯⋯有些人説,不管,我要等一輩子,心裡就是那個人了——這些當下的心意都是真實而美的,但考量我們是人,會有身心疲憊的時候,因此,不妨為自己設下一個停損點,因為這段感情再怎麼美好、對方再怎麼閃亮,保護好你自己——你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

然而,該怎麼設定停損點呢?

我仍記得,某一段感情關係中,當時的對象跟我說:「會不會我們以為是磨合,但其實是在磨耗?我們的關係很像成癮,反反覆覆,只會越陷越深的傷害⋯⋯是不是好幾千次的不再聯絡都該堅持,才不會走到現在的樣子?」我仍記得,當下聽到她說的時候,我很傷心,好像這段關係被否決了,心中幾百次的吶喊:「我明明這麼用力地追,我也很努力,走成這樣子我們都不願意⋯⋯真的沒辦法嗎?」
後來,我們的關係真的走到了終點。後來的日子裡,我憶起當時的苟延殘喘,腦中不由自主播放她當時傷心的嗓音,我輕聲問自己:「我要怎麼知道那時候應該要停止?」

理性上,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關係中的問題、對方的缺點、現實的阻礙⋯⋯然而,無論是自身經驗,或者藍色療癒室中的個案身上,因為情感上依然深愛著對方,我們很難因這些務實的理由為自己停損,甚至幾千幾萬次的聲音問自己:「真的沒辦法嘛?但會不會努力還會有用?」愛情關係,感性終究大過理性。

這時候,我想跟你說:如果你已感覺自己的疲憊無力、不快樂早已超越快樂的時候,倘若你的淚水已為黑夜編織了網,那就先緩緩拉下煞車,讓自己停下來吧——以情感上的疲憊和心力的耗損,作為你的指標——當心已經在反覆折騰裡耗損時,你早已無法好好照顧自己,更遑論用破碎的心給予彼此的愛更多空間和可能性。

對於分手後挽回的停損點設定也是相同道理。
面對未知的未來,其實只要努力對方向,都有無限可能性——沒有人能夠精美預測,對方會不會出現在下一個街角,展開雙臂擁抱你——但,如果你拖著疲憊的身軀,是無法用好的樣子遇見、與對方互動的。

因此,疼惜自己的心力狀態,在疲憊的時候,好好地停下來吧

對愛情而言,放棄是練習不緊抓的過程

「知道自己真的累了,也決定了停損點,但接下來呢?我可以怎麼做才能真正放棄?我還是⋯⋯好想他。」
「那你覺得,放棄是什麼呢?是再也不要跟這個人聯繫?不要抱有希望?不要再愛他?」我把這個問題,輕輕地拋回。
「啊⋯⋯不要再愛他吧,但,好難。」

情感上的放棄,跟其他事物的放棄,不太一樣。
如果有人說他要放棄考試、放棄工作,那會是一個明確可以控制的「點」,但感情不是——當我們說要放棄愛情的時候,或許可以做出一些具體行動,但心理上是很難立即實現的。

在我的經驗裡,有幾次決定「不要跟某個人聯繫」,因此封鎖了對方,發誓不要再傳訊息,但心裡卻仍時不時想起對方,結果又默默解開封鎖、控制不了雙手再度傳了訊息。
當時我確實決定放棄,但後來反悔,再度「放棄」放棄這件事情;也曾下定決心再也不跟某人聯繫,但內心的在意卻仍持續好幾年。

或許,沒有人能夠真正操控自己的心意何時能「放下」,沒有誰能夠真的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放棄、會放棄、真的就此訣別。或許你說,你的意識中告訴自己已經不愛了,但在午夜,仍讓他彎起的嘴角或是眼角的魚兒滑過夢境。

因此,我們先要明白,停損點是一個時間點——是開啟「放棄」的起始點,而放棄則是一段無法預知需要耗時多久,卻也必然要練習的「過程」
有些人會很生氣的責備自己為什麼對方對自己這麼不好,還放不下?因為它是一個過程,因此仍無法忘懷也是正常的——這不代表你放不下,只是你還在這段過程裡,學習如何坦然看待關係、不再執著和試圖掌控——我認為,愛情裡最終的放棄,是坦然並且不再執著和控制的心態


此外,很多事都是以當下為基準,倘若當下沒有解、過度疲憊,那就該叮嚀自己需要休息、試著放下緊抓的執著和情緒。讓自己放鬆思緒,停歇或者站遠,以不同的角度,好奇的觀察自己那段故事——試著認識當下所有感受和不可得。接著,試著讓自己不要駐足原地——假使沒有力氣,那就放輕鬆讓時間推著走,如果有些許力氣,就滑步前行——我們不會知道未來,但留在原地也少有奇蹟發生,唯有動,才能讓一切有更多流動去能——接受未知的徬徨,服下時間這帖良藥,一點一滴迎接前方的路1

延伸閱讀〈接受「無解」,將成為生命下一步的解

從那一刻起,就把他/她和它放進珠寶盒吧

「那療癒師,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我練習放棄、不緊抓呢?」個案的字句中有很多不捨,甚至摻著眼淚。
「那麼,放入珠寶盒,如何?」

很多時候,決定停損的當下,那些回憶如同幻燈片在我們腦中鮮明跳躍,滿滿的愛意、恨意、不捨、遺憾、傷心⋯⋯這些感受是那回憶寶石上閃爍的光芒——不妨就將它們放進自己內心最珍貴的珠寶盒吧。因為看見自己的疲憊,決定讓自己停歇,是因為我們看見了自己的難處、也知道對方的難處,明白兩人都已嘗試盡當下最好的努力——讓我們用珠寶盒收藏那些珍貴、脆弱而再也不適合把玩的感情。
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質疑對方「是不是因為不夠愛,才不願意再多試試看?」但,每個人的極限、能力和個性都不一樣,或許當時對方的狀態也抵達他自身的極限,或許無奈錯落,但真的不是誰的錯或者不夠努力。爭執誰對誰錯在這個階段沒有太多意義,好好看見彼此的難,或許是對彼此和關係,最勇敢的溫柔

放入珠寶盒中,也是以另一種方式疼惜珍愛著這份關係。
因為珍貴,而不要時時拿出來賞視把玩;因為還有太多未解的情緒和感受,也無需在疲憊的當下逼迫自己面對釐清——先讓自己休息一下吧。
事實上,就我自己,我一直都不知道真正的放棄是什麼,而走過好幾次這樣歷程之後,我的體悟是:放進珠寶盒也不代表我真的放下愛,只是,我決定不那麼積極去追,去挽留,或許是一種消極的愛,以或許是積極的溫柔

延伸閱讀〈愛情停損點——放棄,也是一種勇敢

現代人課題:願意放下執著是比堅持還要不容易的事情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能夠掌握的事情越來越多,但看見「當下的不能」卻變得愈加困難。從小,我們的教育總是藉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定勝天」等話語,鼓勵我們勇往直前,努力不懈,讓我們承諾「不輕易放棄」,卻也使得我們難以承認「無法掌握」。

然而,我認為,看見自己的「不可得」以及「不能」其實是在心理健康議題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我們看見自己的脆弱,才有機會以溫柔角度去看待他人的困境——正因為我們願意面對困境以及極限,接受自身的不足,才能更理解問題核心,亦更有機會突破盲點

在上面的文字裡,我分享了三個可以試著練習內化的心態,然而,我也很清楚,「要不要放棄」最終還是取決在閱讀文章的你。道理我們都懂,但要在那一刻真正決定放下,仍需要經過漫長的自我對話和探索

因此,如果你現在還無法決心放棄,也沒關係。我相信,只要順著時間,不抗拒地往前走,走著走著,你會找到屬於你的路。

慢慢來,讓我陪你,一起走過這段愛的旅程。

🔆嘿,這篇文章是否喚起你心深處的心情想法,或勾起任何跟情感議題有關的疑問呢?

歡迎寄信給藍色療癒師Kate,與我們分享聊聊哦!

breakup.blue@gmail.com

  1. 或者,這裡我們也可以想,往前走不代表放棄:或許走著走著,他就出現在下一個轉角,為你帶來驚喜?又或者,你也就突然發現自己也沒這麼需要他?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