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童星出道,以甜美形象進入演藝圈;她曾是偶像女團,努力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她也是職棒啦啦隊員,以活力與魅力在場邊與帶動球迷一起應援打氣。十元.陳詩媛,不管在什麼時刻,都努力在變動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在夢想與自我實現間努力前行。 本次專訪,她將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愛情、事業與人生選擇的深刻體悟。
十元的演藝生涯從童星開始,是什麼契機踏進演藝圈,決定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國小同學的爸爸是MV導演,在為歌手黃湘怡的歌曲〈畢業旅行〉拍攝MV時,需要一對雙胞胎小女孩,就問我跟姊姊有沒有興趣,促成了初次演出的機會。後來導演只要遇到小女孩的角色,都會找我們出演,也引薦我們參與不少戲劇演出,從客串角色開始,漸漸得到比較重要的角色。
小學期間,我們不間斷地有演出的機會,直到出演〈愛殺十七〉之後,即將升上國中,爸媽希望我們以課業為重,演藝工作才暫告一個段落。
小時候覺得雙胞胎可以一起工作、互相當替身,是很酷的事情;工作的回憶也都很美好,劇組人員都很友善。其實拍戲也不輕鬆,有時候要拍攝到半夜,或者有一些落水、被綁架之類的危險戲碼,但能夠接觸到新鮮的事物,一切都非常有趣。
可能因為我們沒有真的很紅,雖然持續有工作,但不需要面對媒體跟社會大眾過分的關注,所以一切都是開心、沒有壓力的,也不需要接觸很複雜的環境,可以專注在表演工作本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長大之後也沒有想過要從事其他的工作,立定志向要繼續往演藝事業發展。
十元曾經是TPE 48 、5Team的成員,後來又以啦啦隊員的身分廣受大眾歡迎。這兩種職業歷程,帶給十元什麼影響跟成長?有什麼辛苦的地方呢?
- 偶像徵選重啟演藝之路
父母很重視課業表現,希望我們好好念書,不一定要走演藝事業;雖然我們很想讀表演科系,但因應父母的要求,一路都是念升學導向的普通高中。長大之後接觸了日本的偶像女團文化,我們都非常喜歡。正好AKB在台灣舉辦徵選,就決定一起參加。
AKB採取日系的經紀管理,偶像必須嚴密保護隱私,與粉絲拉開距離,這對我的職業態度有很大的影響。比方說,公司嚴格規定成員不可以跟粉絲近距離接觸、私下聯繫互動,也不能隨便打卡暴露自己的地點,避免粉絲聞風而來。同時,日本的職場文化很講規矩跟禮貌,見面一定要認真打招呼等等,至今我都還保留這些習慣。
我的女團之路並不順利,團體每次都遭遇解散。但是我並不喜歡坐以待斃、等待經紀公司發落的感覺,而是主動地爭取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付出努力或改變。過程中很容易吃虧,但我相信唯有這樣才有機會學習,失敗也沒關係,至少有嘗試過。

第二次參加女團又解散之後,我加入了演員的經紀公司,開始試鏡拍廣告。但是,我的身型在廣告拍攝上比較吃虧,不得不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正好,職棒啦啦隊在徵選成員,而我從小就喜歡棒球,也覺得在棒球場工作很幸福,就決定再試一次。
一路走來,其實都沒有嚴謹的規劃下一步到底該做什麼,而是不斷尋找機會。這個行業就是這樣,永遠都不會知道下個階段應該怎麼辦,必須勇於嘗試。我的個性比較勇於冒險與開創,也和姐姐詩雅一起一路發展。
- 不善舞蹈,刻苦練習
加入啦啦隊之後,最辛苦的就是舞蹈訓練。我不像有些隊員是科班出身,加入AKB之後才開始受訓;偏偏日系偶像舞蹈跟啦啦隊舞又非常不同,棒球賽的開場跟中場舞蹈,更常跳流行舞、韓系女團舞,舞風跟律動的方式完全不同,學習的過程對我來說非常辛苦。
學姊們的程度都很好,老師通常只教一遍、不會細教,隔週驗收,驗收不過就不能上場。為了趕上大家的進度,我會另外再請一個舞蹈老師來惡補,直到第二年才慢慢適應節奏。
第一次考核的時候,我非常緊張,一度覺得自己無法通過。看著學姊們很輕鬆的樣子,每天都覺得很挫折,我只能付出更多的時間練習,不一定跳得最好看,但要求自己絕對不能忘記任何一個舞步。

十元剛從樂天女孩離隊,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是什麼?接下來希望觀眾、粉絲以什麼頭銜來稱呼?
- 希望推廣各種運動
我一直都有在拍攝Youtube以及短影音,也相當喜歡,這方面會繼續耕耘,也想嘗試錄製Podcast。前年也久違地再次參與戲劇演出,長大之後發現演戲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雖然也嘗到了挫折感,但還是很有興趣,如果有機會也想繼續尋求表演的機會。
再來,也希望可以透過影片創作等形式,來推廣各種運動,尤其是羽球,因為社會大眾似乎對羽毛球運動並不是非常了解。比方說,羽球運動如何進行、球員何時去比賽、羽球運動員的日常與生涯規畫等等,人們可能不太清楚,只是有大型賽事的時候才會關注。
齊麟每次搭機出國或者搭高鐵南下的時候,常常被以為他是要出去玩,但其實他是在參加比賽或者訓練的路上。這當中的努力與付出,比較不容易被大家看見。
原本我也完全不懂羽球,是經由齊麟的啟發跟引導,才開始了解羽球運動的運作模式。所以希望可以盡自己所能,讓大家更認識球員的辛苦與挑戰,一起支持我們的運動員。
- 生涯發展不設限,更無須特定「頭銜」
我想工作是多元的,所以不想為自己設限在特定的領域,大家可以多認識不同面向的我。
另一方面,我其實對「頭銜」很有意見。(笑)
媒體在提到我們啦啦隊員的時候,常常會冠上「女神」的稱呼,留言區就會出現說「誰都可以當女神」,但其實隊員們根本就沒有以「女神」自居。現在,啦啦隊女孩有很多不同的發展風格跟特質,希望媒體寫報導時可以了解每個人的特性之後再來下標。
跟齊麟的戀情公開之後,我的相關報導都會把我冠上「王齊麟女友」的頭銜,其實我會覺得有些不舒服。報導不一定要寫到我,但如果真的寫到了,也希望不是這樣的稱呼,因為我就是我自己,就算不紅也沒關係,但不想成為附屬品。
但我後來也體認到,這個現象太難改變了,而我越是抗拒,似乎越容易迷失,所以我試著接受大家對這個身分的各種討論跟看法。既然我無法擺脫這個頭銜,那不如好好的運用這個頭銜,希望可以讓自己作為伴侶的身分能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與特質。
大眾可能會覺得運動員的伴侶,都是在幕後默默的支持另一半、扮演賢內助;但我一直都從事幕前的工作,而不是因為伴侶的緣故才開始經營自己的創作事業,只是因為他的參與,我的創作內容可以有更多元豐富的內涵,這是我希望可以讓人們理解的地方。

有了高知名度,十元在演藝工作以外的表現,以及私人感情生活也備受關注,難免被放大檢視。十元經歷過接機風波,以及一些不友善的網路輿論攻擊,對於這樣的社會生態有什麼想法?怎麼調適這些壓力?
- 給自己休息獨處的時間與空間
人們對我們的生活充滿好奇,有人喜歡我,也有人對我有不同看法,這些我都能理解與尊重。然而,許多對啦啦隊有所誤解或批評我的人,往往並不真正了解我們,而是基於新聞內容或既有印象做出判斷,這樣的評價未必全面。
某些新聞事件發生後,大家可能對我的行為有不同解讀,這點我可以理解。但有時,外界的討論在傳遞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延伸的說法,甚至出現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卻依然被渲染、擴散。對於這些未曾發生過的事,卻被描述得繪聲繪影,確實讓人感到疑惑。
我的個性無法忍氣吞聲、承擔莫須有的汙名;但我卻不能反駁,因為只會讓事態擴大。這讓我相當痛苦,陷入低潮跟焦慮,閉上眼腦海就會浮現那些留言,完全無法停止思考,不想跟任何人說話,也不想出門,陷入一個可怕的負面迴圈。
為了讓自己跳脫這個狀態,我會把Instagram還有影音作品都刪掉、關掉,也不去看任何社交平台的內容,開始做自己的事情,整理環境、看書或書寫,也會跟家人相處,提醒自己身邊還是有很多愛我的人,慢慢釋放情緒。
第一次遭遇輿論風波的時候,我需要耗費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走出來;現在漸漸比較能夠調適,可能兩三天就可以緩和下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類似的情況,這種時候要給自己時間,勇敢隔絕所有外界的聲音,跟自己相處、對話,才有辦法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現在的資訊傳播節奏非常快速,媒體、社群的風氣也只重標題。我希望大家面對各項新聞事件的時候,如果真的想要評論,下筆之前可以多看、多聽、多思考,好好了解資訊來源是否真實、正確。
- 勇於面對惡評,期盼網友了解惡語傷人的威力
我常常會收到謾罵攻擊的私訊,我都會一一回覆,認真解釋事情的原委或真相,同時讓對方知道他的行為其實會對人帶來傷害,會讓收到訊息的人覺得受傷,不想讓他以後再去傷害別人。
網友們可能覺得隨便留一句評論、發一則私訊不會怎樣,以為自己的言行不會有人在意。但這「隨便一句」就有可能重傷當事人,點點滴滴的累積,也能演變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就算之後再把惡意留言刪掉,但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不會隨便謾罵不認識的人,那為什麼會在網路上隨便口出惡言呢?不喜歡一個人很正常,但不必造成傷害,希望大家都可以保持同理心,發言之前再思考一下,多留下一些美好、正能量的內容。
從小在演藝圈的工作環境與經驗,對十元的情感發展歷程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十元對感情經營的理念是什麼?對「分離」的處理方式又是什麼呢?
- 演藝圈五光十色,依然習慣簡單生活
這個工作環境比較複雜,人與人之間很難真誠的相處,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交友跟感情生活越單純越好,找到自己自在的環境;我也不會勉強自己融入不適合的圈子,合則來不合則去。
我不太喜歡算計旁人可以為我帶來多少資源或好處,交朋友就是真誠相待;也不太擅長逢迎討好,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拿出好的表現,有緣就會有機會。
- 經歷磨合,學會如何成熟面對戀情
我的戀愛經驗不多,跟齊麟的這段關係讓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才開始學習成熟的大人應該要怎麼面對感情。
2023-2024年是他爭取奧運積分的關鍵時期,羽球就是他生活中的第一優先,壓力也非常龐大。那段時間,我們相處很容易遇到問題,女孩子往往期盼得到伴侶的關心跟注意,但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放在我身上,我必須持續調適。
經歷成長,我認為「人可以控制跟改變的對象只有自己」。不要奢望別人改變,或者苛望別人來拯救自己,等另一半來安撫自己的情緒跟不安,實際上,情緒只有自己可以處理。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談戀愛好像就是「把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交給伴侶來做」,但自己內在的情緒一定只有自己可以控制。如果把控制情緒的能力交給別人、交給伴侶,就很容易起伏、被別人影響,就沒有辦法愛自己、獨立生活。
我跟齊麟常常是遠距離的模式,都只能透過通訊來維繫;如果我一有什麼情緒就期望他來救我、困在自己的圈圈裡鬧脾氣,其實關係也很難走下去。我們還是會為了讓對方開心而付出,但如果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就一定要主動講出來溝通,不會等他自己發現。
其實我自己有時候還是會不自覺的對伴侶有情緒上的依賴,但這段關係讓我更加獨立。我會提醒自己不要依賴他,要先想好「自己想要什麼」、「想表達什麼」、「我希望他給我什麼」,然後主動去溝通。

Q:如果朋友分手傷心,十元會怎麼勸慰呢?
我覺得,如果一時之間還放不下,就不要勉強自己放下、逼自己一定要馬上劃清界線。這種時候,應該要慢慢找回自己的節奏,釐清自己的想法;即使身邊的人可能會給出很多意見,但唯有自己準備好要離開了,才能夠做到真正離開。
所以我從來不會勸朋友分手,有些的時候越是阻止,就越想往反方向走。如果他真的知道該離開了,那他就會告訴我;如果他還在猶豫,那就表示他根本沒有準備好。但是我會給朋友他所需要的支持跟陪伴,直到他自己想通為止。
十元即將要踏入婚姻的殿堂,目前對自己、對婚姻生活有什麼期許嗎?
雖然即將結婚,但齊麟接下來要備戰亞運,我們接下來依然會維持遠距離的互動狀態;實際上,在齊麟退役以前,我們的生活與相處模式大致上都不會有顯著的變化,所以我目前還沒有感受到婚姻生活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或差異。
但是,婚姻是關乎雙方家庭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在兩個家庭之間取得平衡,也希望自己可以更成熟,當他不在台灣的時候,可以為他照顧家人。
我也期許自己,即便進入婚姻,也不要忘了自己本來的理想、放棄自己的職業,不只是「王齊麟的老婆」,能夠繼續在自己的生涯道路上持續向前邁進,勇敢做自己。
請十元給「藍色」的讀者們一些分享與鼓勵:
「藍色是分手的顏色,但也可以是你最愛的顏色。」你現在自認為的缺點或不完美,也許未來會成為某個人眼中的優點與特別!
每個人、每件事情都有多元豐富的面向,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好的那一面,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欣賞你的人存在。即使一時受挫、找不到方向,但不代表世界上沒有你的一席之地,一定會有一個適合你的地方。上沒有你的一席之地,一定會有一個適合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