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性治療師童嵩珍 | 激情不是不再,而是共同努力的心不再

by News

斯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親密-承諾-激情,性生活是激情的呈現,也是感情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一環。但是,當你伴侶之間的性事有了難以啟齒的困擾,你是否懂得勇於求助呢?

藍色邀請到台灣性治療領域的第一把交椅——童嵩珍治療師,從執業18年的心路歷程與診間觀察,帶領我們透視性與愛的量子糾纏,以及維持親密關係的洞察智慧。

內容目錄

一、請童治療師跟「藍色」的讀者們自我介紹,您投入性治療領域的心路歷程,以及您所率領的「嵩馥性健康幸福團隊」的服務宗旨。

2004年開始投入性治療領域,從生理層面開始投入。

因為是護理師,從醫學的角度上就是生理,但性事又是如此弔詭,它不能是簡單粗暴只是一顆藥丸能處理的事,它還是我與他人之間的事。

老年的性遠比年輕人的難更多

碩士畢業時,我選擇了一門當時較冷門的議題:「老年性生活滿意調查」。結束後,我覺得老年人的性生活遠比年輕人的更為困難——因為他們的年紀,身體狀況就多,加上舊有的思維,兩個大齡人之間的情感從年輕時的激情慢慢變成了友情、變成了親情,要拉近這條線非常困難,於是乎,我開始想,老年人的性是怎麼一回事?如何才能從其他角度切入?

除了手術及藥物外,認知行為訓練也是一項新選擇

創新是人生的動力。一路走來18年,剛開始理解我的人不多,畢竟台灣社會,甚至亞洲,在我之前從沒有人會想要這麼披荊斬棘的,而且,在20年前,手術跟藥物是性障礙最大宗的療法,但感覺與關係的部分?尤其是個案生理功能良好,但就是與伴侶之間沒辦法順利,如果要在不外尋的情況下進行,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進行?

鑰匙永遠不會在明處,是在丟掉的地方。後來,我們越做越熟練,開始把伴侶一同拉到性治療裡面來,這也是我第一個發起的,我們希望伴侶可以一起參與,這樣的處理方式其實是最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面向去察覺雙方,然後能夠有更好的節奏與調整。

所以,性治療師就是生活檢查師。愛是生活的主體,唯有日常相處好了,性才有可能長久變好。而我們團隊服務最主要的宗旨還是去服務在性上需要幫助的人,不管是什麼議題。

二、性治療諮詢所協助的面向相當多元,除了生理問題,也包含個案的心理問題,以及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影響。請問男性求助的最大宗是哪一類?女性又以哪一類的困擾為多?您認為哪一類問題是最容易被大眾忽視的?性教育是否有幫助呢?

男性主要求助的類別以勃起障礙、早發性射精、延遲射精、性欲低下為最多;而女性則以圓房障礙為主,除此之外,女性的高潮障礙也開始漸漸增加。

而哪類議題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我覺得雙方的親密議題。大家可能會覺得只要生理議題沒問題,一切都好辦。但是,生理是簡單的,就像是一個人吃自助餐可以解決的事,但兩人的性,就像是法式大餐,需要的是和諧,兩人要能走到一起,靠的是一起努力,為兩人不可預知的未來進行創造,這真的不是簡單的能硬或能濕的議題,是親密議題,而謎片給我們灌輸的方向只能引發性慾,但無法解決深層次的親密。

至於性教育是否有幫助?應該先要問性教育到底教什麼?怎麼教?

我想性教育應該有三個面向,生理、心理及關係。要是沒有從事性治療工作,沒有實際看到個案們在診間裡發生的微妙狀況,我們是很難知道他們真正的問題的。就像一個勃起功能障礙的個案,在查明後,事實上是,他對性產生的厭惡感所導致的無法勃起;看起來是生理的,但事實上是心理認知的,這種心理影響生理,繼而影響關係的問題,在診間就常常被發現。所以,與其討論性教育是否有所幫助?我想到的是,要教什麼?要教什麼的源頭,就是缺什麼?缺什麼就是,發現困難,就要積極的去面對。

圖片來源/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官網

三、社會賦予我們的性別角色,對性事的影響有多大呢?例如:男性在親密關係中,往往被認為要擔任「主動」的角色,倘若失敗可能會自我質疑或受他人訕笑,無形之中製造壓力;女生則可能是矜持、內斂甚至恐懼;同志的親密關係,也可能有類似的問題,請與我們分享您的觀察與建議。

性別角色的議題,近幾年在診間可以說是翻轉的。至少在台灣我沒看見以前所謂的男尊女卑,我看的是一同努力,甚至男性希望去達成女性的要求了。

現在男女約會AA制很普遍,但在我們那個年代,AA制會被打槍。在診間所聞,性生活也一樣被翻轉了。男生已經不再是主動給予的角色,女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性愛是雙方的,都有責任去相互完成與鼓勵。

至於同志伴侶的求助,以前比較多,近年來少見。我覺得跟同志議題越來越自然有關,以前我們會認為同志這個事情是不好意思說的,但現在白熱化,沒什麼不一樣。討論的都不外乎都是愛、信任與嫉妒這些議題,意識解開了,束縛也就不多了。

圖片來源/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官網

四、性與愛孰輕孰重一直是親密關係中的大哉問,尤其亞洲社會對性的觀念相對保守,往往對性事困擾隱而不談。請分享您多年來在診間的觀察,性與愛如何互相影響;性事不協調,對感情發展又會帶來哪些隱憂?

性不協調是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無動於衷意味著放棄變好的機會。

在診間,性事不協調,往往會造成爭執及一方或雙方感情外移。診間夫妻,結婚十年,僅少數幾次在吃藥下能完成性愛,但先生不承認自己有問題,兩人結婚初期為此爭執不休,以為是多年感情壞掉,但慢慢沉寂後,太太完全不再邀約。一開始先生還鬆了一口氣,以為太太的性慾慢慢低了,沒想到,在一次不小心看到的親密簡訊下才發現,原來太太是在外面已經有其他人。為了不讓家庭破碎,他選擇用愛發電,選擇容忍,自己卻偷偷來治療,但是,已成定局,彼此在心中所留下的傷痛已經無法抹滅,即便最後性功能恢復了,終究無法原諒彼此,最後還是選擇分開。

另一對夫妻是女性性交疼痛的。結婚三年,一次也沒成功。先生一直要太太求治,但太太覺得做個柏拉圖式的夫妻又怎樣?反正我就是做不了。結局超難過,太太有天發現車子後座多了一雙高跟鞋,先生卻不諱言地說:我是男人,我需要性。雖然太太最後選擇治療,也能進行性生活,但先生卻鐵了心說:我們回不到過去了,祝你幸福。

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現在,此時此刻就願意。一段好好的感情,畢竟願意走向紅毯的都不容易。而且,重要的是,愛不會在逃避之下變好。性是伴侶之間的潤滑劑,即使觸礁、即使難以啟口還是要啟口,逃避只會換來更多的傷害。因此,我們可以說,愛沒有性的滋潤,就會失去潤滑,就像齒輪容易摩擦脫節一樣,最後帶來無法彌補的經歷。

童治療師接受中國最大英文報 CHINA DAILY專訪/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官網

五、「分手」是情感關係中難以迴避的課題,沒有愛了,還應該再有性嗎?分手前後還想保持性接觸的心理機制是什麼?許多讀者反映對於「分手砲」的苦惱,可能有道德上的包袱,或者分手後是否應該將性關係也徹底分割的掙扎。請您與讀者們分享您對此的想法,並給讀者們一些面對分手砲的自我評估方向。

分手砲,不是該不該?而是為什麼做?

一般會有「分手砲」的原因是因為還有「想像」。還想挽回,還想多一刻溫存,但如果已經決定好了,做與不做,心理都是能平衡,都不會有遺憾。

道德是一種普世的價值,但是「要不要」是一種決定,關乎對於自己的責任跟承諾。而「道德是沒有絕對的」,該不該分手炮,也會隨時代變化而改變。就像以前我們認為的忠誠,可能現在會變成愚昧,發生性行為的當下,要問自己的是,這是我要的?不要讓自己成為分手前最不堪的回首。

所以,分手砲,還是要回到當事人,願不願意去承擔這個選擇之後的結果。而「交換」是雙方在利益平衡下的妥協。就是我拿性去跟你換愛,但後來你卻沒回報我愛,就覺得被利用。如果做完後會有被利用的感受、產生自我譴責,或者覺得受傷,那就最好不要。相反的,如果心態是覺得彼此都想跟對方做最後一次溫存,那就去做吧!

不切實際的期待會換來傷害。那其實是當事人本身的問題,因為幻想,以為再做一次就能挽回,但事實上是你們已經做好決定了,不會因為最後一次進行而改變,除非真的還能改變。

海峽兩岸性醫學專家學術論壇演講/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官網

六、請主任給「藍色」的讀者們一些分享與鼓勵:

激情不是不再,是共同努力的心不再。

分手與牽手都是歷程,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過程中學習。

激情不是不再,是共同努力的心不再。

改變需要勇氣,沒有人可以在選擇改變後毫髮無傷的離開

生活的選擇在自己,自己才是生命中的主角

我們不是要致力於「尋找對的人」,而是要「把自己變成對的人」

把自己的腳步站穩,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人。

有魅力的人永遠不缺同行者。

希望「藍色是分手的顏色」專訪,可以讓為情所苦的讀者出現新的想法,讀者看完之後,可以發現--「我可以去改變,我可以去創造,我是生命的擁有者與領航者」,未來的人生,可以開展出新的面向。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