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成人的路上,我們難免跌跌撞撞,愛情、友情、工作,有時摔的一蹋糊塗,回首來時路卻充滿惘然,內心仍有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需要得到理解與治癒。療癒系作家黃山料,憑藉溫暖、同理又能引發共鳴的文字與故事,掀起華文閱讀的現象級浪潮,連續第三年拿下誠品年度暢銷冠軍的頭銜:
2021年《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心理勵志類冠軍
2022年《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不分類總冠軍
2023年《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不分類總冠軍今年上半年,四本小說——《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那女孩對我說》、《人間孤獨,卻與你一見如故:一見如故,卻與你人間孤獨》——更強勢霸佔誠品暢銷榜的前四名。
可以說,千千萬萬的傷心人,多少都曾在他的文字中尋找慰藉,藍色特別邀請到黃山料作客專訪企劃,暢聊創作的心路歷程與理念,並與讀者分享情感議題的感悟與成長!
一、您是近年台灣文壇的現象級新星,從散文集到小說都創下了驚人的銷量,從服裝設計、影像傳播,再到文字創作,您從何發掘自己的寫作才能,又如何走上寫作之路?
一開始不覺得這是一個才能,只是發現自己喜歡做這件事,就一直在業餘時間進行著。最一開始是13歲開始喜歡寫作文,學校有很多考試,我都不喜歡,只有作文考試,會讓我每次都很期待。
15歲開始在無名小站上寫一些青少年時期的情情愛愛,同學會看。當時智障型手機一封簡訊限制71個字,我會把那71個字當成一篇文章來寫,就要寫滿剛剛好71個字才完美。我生活中喜歡玩文字的初衷,是從當時誕生的吧?
上大學以後,我發現我一樣不喜歡考試,但我可以把設計做得很好,做到得獎、冠軍,但是能做得好的事情,不代表是喜歡的事情。天賦在此,但志願不在此,我反而更喜歡的是做設計時,跟別人分享我的「設計理念」,別的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可能就是一句話,或短短一小段文字。但我的設計理念竟然好長,長到可以寫成一部短篇小說。
出社會後,我拋棄了服裝設計世界冠軍,也放棄了從事設計產業的工作。開始去拍攝「人物專訪紀錄片」,當時看見社群上沒有這類型內容,於是我想透過影像來傳遞我想說的人物故事,所以創立了一件襯衫。
在我的短紀錄片創造上百上千萬的流量之後,公司必須盈利,因此我將公司轉型成廣告公司,透過自媒體的流量來吸引客戶,再幫客戶代操廣告、進行品牌包裝。這時,因為公司負責文案及社群編輯的同仁離職,我暫時找不到人接手工作,所以我就自己下去寫社群文案。
寫了覺得挺開心的,所以就一直寫了下去。不找新員工了,既然自己喜歡,就自己做。寫了幾個月之後,我寫的社群文案被「三采出版社」發現!他們透過我的合作客戶的這一層關係,輾轉聯繫到躲在幕後很難約的我,當時我通常拒絕碰面的邀約,因為創業很忙碌,若有邀約,我通常希望電話會議或視訊會議即可,再加上個性社恐,不擅長面對面,所以那次碰面真的是機緣巧合。
順便一提,當時發掘我的三采出版社的總編曉雯真的很厲害,他先是在2012年發現了當時暢銷的作家肆一前輩,又在2014年發掘當年的暢銷冠軍Peter Su,接著三采還做了2018年的華文代表作家張西,他們的戰功赫赫,接著發現了我,他們發現我的時候,我不認為我可以像那些前輩作家一樣成為那麼厲害的作者。因為我不知道我有能力寫書,我只是很單純的喜歡「書寫」這件事。在我還沒看見自己的光芒時,三采的育珊和曉雯,兩位優先看見了我的潛力。於是引導我開始進行寫作!
寫了第一本書叫做《漂流青年》,講述我18歲離鄉背井到台北茫然探尋自己熱愛的生活的過程。當時這本書的銷量很不好,一整年只給我14萬元的年收入。讓我發現寫書真的難以養活自己,幸好當時我經營的廣告公司營業額挺好的,業績蒸蒸日上,所以我比較專注在耕耘商業的那一塊,就把「寫書」這個小夢想擱置在一旁,畢竟先養活自己比較重要。我當時很喜歡寫故事,越寫越長,甚至萌發「想要寫小說」這件事,想把自己寫的文本,變成影劇。這是當時經常做的夢。
一直到2020年底,我發現我心理出問題,身體也負荷不來,經營廣告公司的那四年,很努力的養員工、存錢、在台北向下扎根,但是心理狀態卻生病了,為求效率,我變得對人與人的相處感到麻木,對當時的我來說,身邊每個人都是機器人,我只看他們的用途,而不把他們當作活體,因為這樣最有效率,才能「撇除情緒」去將事情做到最好。在事業上的理性,壓抑了自己的情感。我也過得很不快樂。當時因為太忙,身體也累壞了,有次胃痛,後來吐血,還有次長了腫瘤,自己一個人在會議空檔抽空去醫院切除,躺在手術台時,麻藥漸漸生效,我一直在想這樣的生活要持續多久?有沒有一個停損點?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好像一直追卻找不到。後來手術結束,麻藥剛退我就立刻又回公司繼續開會。只是我萌生了收掉公司的念頭,經過幾個月的溝通和嘗試,最終在2021年三月,決定結束這一切。我帶著那些苦日子裡存下的一筆生活費,去追自己的作家夢。
二、目前為止出版的小說,主題聚焦在青澀的愛情、分離,與青春的痛楚,對此情有獨鍾的原因為何?未來是否會挑戰創作不同年齡階段的情感故事?
因為我只寫「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經歷過、朋友經歷過、貼近自己、真實發生過的故事。我之所以在29歲那年果斷結束公司,成為全職作家,就是因為我發現,不同年齡段所創作的內容會完全不同,二十五歲寫不出十五歲的青澀,三十歲寫不出二十五歲的迷茫,每個年紀有屬於該年紀的氣質、體會,因此創作者必須把握每個年齡段去揮灑,錯過了就不可回溯,時間不可逆、青春不可逆,成長也是不可逆的。然而,隨著我的年齡增長,創作面向才會有所轉變。現階段之所以對青春戀愛、疼痛文學、療傷系文學情有獨鍾,正是因為那是我這個年齡段最需要的事物、體會最多的事物。
三、2022年的作品《餘生是你,晚點沒關係》,創作的靈感源於親身的情感經歷。您認為創作、書寫與個人情感的連結與交互關係是什麼?
創作對我而言像是一種治療,每寫一本小說,都像是死過一次再復活,把自己心裡最脆弱的部分攤開來,將血肉模糊的傷口好好梳理,再來為那些失敗的部分、遺憾的部分、無法重來的部分,給一個合適的答案。作為一個課題的結案,接著向前看。
四、您的小說創作中深刻摹寫情傷,但也兼有溫柔的對話與療癒,獲得廣大迴響。您怎麼看待「心理勵志作家」的稱號,希望讀者從您的作品當中得到什麼?
我對稱號不太在意,因為那是別人如何看待我,他們的想法就交給他們自己互相討論即可,與我無關。與我有關的只有作品本身對我的意義,以及這樣的作品能帶給讀者什麼?幾次經驗後我發現,我能從作品中獲得什麼,讀者就也會獲得什麼。因此在「創作」這件事情上,我只要專注在作品上即可。可以拒絕聆聽外面的聲音,把自己的作品做到符合當下自身程度的完美即可。
五、在社群經營層面,您分享大量對於情感經營的觀點,也錄製短影片談論戀愛心法,從互動數據來看,擴散相當成功。您怎麼看待大眾對「簡短戀愛語錄與策略」的需求?
前述提過,有經營廣告公司的經驗,因此在商業上我比其他作者來得有經驗,因此社群經營也比較擅長,目前的社群互動率有到8%,大約是其他作家的5到6倍,影片觀看率甚至高達256%,這個數據代表的是,有許多觀眾並不是我的書的讀者,這是好事,代表一直在突破同溫層。(註:高於100%就代表突破了同溫層)
我的社群操作方式,就是把我寫的小說中,某些情感訴求、Punch Line、想法等,濃縮成60秒左右,方便大眾迅速了解。當這個Punch line打動你,你可能就會進一步想看更多、更深的我的作品,進而延伸到書籍。
六、您認為感情世界最痛的時刻是什麼?面對分手失戀的傷痛,你如何看待感情的聚散,又會怎麼調適?你會給正在遭遇情傷的朋友什麼建議呢?
當你放不下一個人,那就用力糾纏,把難聽的話聽完,該受的屈辱也受夠,愛到不堪入目的時候,你就會放下了。哭不是為他而哭,而是為自己的委屈感到不值。你不是在等他回頭,你只是在等你徹底放下的那一天,然而在那之前,你總得先不要臉的,先用力的消耗掉那最後僅剩的一丁點喜歡。再來,你就自由了
要不要等一個拋棄你的人、不愛你的人、等他回心轉意?我寫的書《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裡頭分享過一個概念:「我會繼續等你,但我等你的時間裡,我會變得更好,我也會遇見更值得我愛的對象,最後我會發現,我的努力,不是為了配得上你,而是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曾經的委屈,都是在為我的離開鋪路,當我的自尊心一點也不剩時,眼前踐踏我的人,他的魅力也將蕩然無存。因為愛需要靠另一份愛的碰撞,才能繼續燃燒,當愛只剩下單向,熄滅也只是遲早。
當一個人用最後的尊嚴,去卑微的糾纏,挽回某個人,其實有沒有挽回成功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最後一搏,能讓人不後悔」。等最後僅剩的情緒也過去以後,就什麼都放下了。
終於,我還是接受了關係的破裂,明白成長是一邊拾獲,也一邊放手,學會擁抱孤獨,也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我開始相信物以類聚,喜歡優秀的對象,先成為優秀的對象,曾經的自己不夠好,配上了一個不夠好的對象。如今,我只想好好的,以過客之名,祝你歲歲平安。
七、請山料給正在情感世界裡迷惘的藍色讀者們一句話:
我寫過一本散文集,叫做:《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書籍傳送門:好好生活慢慢相遇:30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
給受了傷,卻不敢討拍的你,
一個被理解的契機,一個被療癒的瞬間。
現在,不再要求自己完美,
明白有些努力,適度就好。
唯有和心裡那位受傷的自己和解,
人生才能開始新的起點――――
有力氣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後來的我,什麼都擁有了,卻早已失去那個最初的自己。」
什麼是孤獨?
孤獨是在一群朋友裡寂寞,
是笑臉背後有無法言說的疲憊與難受,
是身邊睡著一個人,卻與他無話可說。
是拚命和他人訴說,卻始終沒有人懂自己。
為什麼人總要犧牲此刻的快樂,換得未來的幸福?
25歲不免受制於人,但30歲了,能不能先顧好自己?
年輕時不得不選擇犧牲自己,
為了錢,做一份討厭的工作;
為了生存,當一個討厭的大人;
為了成功,做背棄靈魂的事……
因為從來不愛自己,
所以愛一個傷害我的人,任憑尊嚴被剝奪。
30歲以後,
明白愛只是溫暖的陪伴、
幸福的真諦是當下知足,
於是更在意的是「一個人的好日子」。
你不再強求不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你放下撐不起的皇冠,
你卸除給自己的壓力。
不再允許他人逼迫,
不再讓自己受委屈,不再卑微。
因為,如果犧牲了自己,
成功了又有什麼用?
連自己都不要了,那幸福還是幸福嗎?
30歲以前,
請記得卸下責任、放下不愛你的人,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請自己擁抱自己,
安心蟄伏在自己溫暖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