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戀愛的時代,人們往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戀情,才能找到情感的歸宿;我們在找對象時,也都會列出許多條件,希望可以找到最好、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那一個Mr. / Ms. Right。然而,全世界人口超過80億,假設男女各半,且有一半的人介於青壯年的20到50歲之間,也還有約50億人口,若我們要一個個深入了解後,再確認對象是否合適,可能直到入土的那一天都還孤寡一人。
想減少尋覓「對的人」的時間成本,那我們是否能找到一個方法,有效率地知道誰是最佳對象呢?
在數學上有個有趣的機率運算,針對找尋最佳伴侶找尋解方。運算的設定如下:
- 我們要找尋一個對象。
- 有n個潛在對象。
- 相處並了解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及時決定是否要進入婚姻。
- 如果當下決定不要他,他便不會再回來。
- 我們總能清楚了解潛在對象的合適程度並能和之前的人做比較。
請問,什麼樣的策略才能提升選中最佳人選的機率?
聽起來太過燒腦,但先別急著關掉,我們省略冗長的證明計算解釋過程,直接上結論。
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數學家透過「動態規劃」的運算法,設置一個「拒絕人數下限」,不管我們遇到的人相處感受如何,為了盡可能的多嘗試跟探索不同的人選,在達到下限之前,我們都要無條件放棄,運算結果如下:
潛在對象數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拒絕人數下限 | 0 | 0 | 1 | 1 | 2 | 2 | 2 | 3 | 3 | 3 |
假設我想在33歲以前結婚,從18歲成年到33歲前,尚有15年的時間可以認識不同的人。若平均3年能深入了解一個人,在這段時間中,我們的潛在對象有5人,對應到的拒絕下限人數是2人。也就是說,我要無條件拒絕前2個對象,從第3個對象開始,就要慎重考慮是否要結婚,若他比前兩個都還適合的話,那他就是最佳人選。
理論很簡單,但現實很殘酷。怎麼說呢?以下談談兩個極端的例子:
例一:如果我們很幸運,碰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最適合、最優秀的,但為了確定後面的人是否更好,而決定繼續嘗試,那我們會因為這個理論而錯失良配。
例二:如果前面碰到的人都很糟,那第三個只要稍微好一點點,我們可能就會覺得是命定之人而妥協,但說不定後面還有更適合的人。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難道這些假設都會完美實現嗎?不可能吧!
沒錯,這正是用理性去運算緣分的盲點。數學的運算,必須建立在明確、客觀、理性的規則與邏輯之上,才能夠找出一個通用的原則。但是感情與緣分的世界,有太多的意外與曖昧,人心永遠是無法運算的。
在人海中尋覓那個「對的人」,好像遙遙無期,所以我們總想像數學設定般,條列出所有的條件來篩選對象,但感情的世界往往是不按牌理出牌。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不要害怕結局,在你能愛他的時候用力去愛,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很幸運的遇到那個很愛很愛的人。」
當遇到讓你心動的那個人時,就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吧!縱使無法一起相守到老,有彼此陪伴的那段時間,能夠扶持成長,已經是最幸福的收穫與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