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師,她剛剛已讀不回,妳覺得我該不該想個話題繼續延續對話?」
「那你有想到什麼話題讓你們能夠延續對話和互動呢?」
「嗯⋯⋯說真的,我不知道。而且我很害怕沒有對話的情況下,她就會忘記我,我就真的失去她了。」
「我明白你感到很不安。但我有個疑問,你覺得,你們的關係只要有對話就會有好轉嗎?」
「嗯⋯⋯我不知道。」
「如果傳出的訊息達不到可以讓他對你的印象變好、增加想要復合的心意,那是不是應該要思考還能做其他什麼事情才能真正達到復合的目的呢?」
這樣的對話在藍色療癒室中很常見:因為害怕對方在冷戰、感情挽回的過程中忘記這段深刻的感情以及自己,因此不斷試圖以各種方式延續對話。
感情走向分手,一定是關係中有些問題、處於不好的互動或狀態,緊繃壓抑情緒充斥兩人之間。而關係當下的不確定性使我們焦慮,進而想要採取「行動」來試圖證明「一切都在可以掌控的範圍」、「對方依然在這段關係裡」——然而,這些行動真的有用嗎?
當想把滿腹的愛告訴他時,我們是否曾思考過,這個當下的他,真的能接受到這般深刻強烈的愛嗎?
因緣際會下,前陣子拜訪了幾年前交往對象S與她的現任伴侶。
她分享自己的新婚生活,我訴說著在法國發生的大小事。
「欸妳們知道嗎?我覺得好神奇,我現在是安全型1的依附關係2欸!」我承認,我的語氣有點驕傲。
「真的假的,妳真的變很多,記得當初我自己是那個⋯⋯逃避型3,然後妳好像是焦慮還是更複雜的焦慮逃避?」S笑著說,「我好久沒測那個測驗了,但我猜現在我應該也是安全型的。」她對身邊的伴侶眨眨眼,滿是笑容。
「我好像是焦慮型4。哈哈,記得我那時候很張狂⋯⋯總是擔憂訊息要不要傳出去,心中有滿腹的情緒想告訴你,雖然怕會壓垮你,但又覺得不得不說⋯⋯那時候都覺得自己很理性,但現在看起來其實是很狂暴耶。」
「我知道呀!我其實都感受得到妳在壓抑自己⋯⋯」
當時候,由於我是一個極度不安、害怕失去關係的狀態,因此只要S對關係有逃避態度,我就會想抓住,試圖以各種方式聯繫,以避免斷掉。但敏感又心思細膩的我,常常句句斟酌,深怕哪一個語句不恰當而將她推得越來越遠。就這樣,那時候的我在情緒三溫暖裡浸泡,上一秒如雲頂般悠遊,下一秒入低谷般陰鬱。
我記得好多次,我們總在深夜吵架,台南高雄的距離雖非天南地北,但在毫無共識的情況下,她的心於我,時常遙不可及。還記得,好幾次,明明她隔天有課,我卻一直希望把事情「溝通理清」,讓兩人總是疲憊不堪,也慢慢磨耗彼此;又或者,有時候她在氣頭上、也告訴我希望彼此冷靜,但我卻忍不住性子,想要試探她情緒「好了沒」,也讓互動更加膠著。
後來,我才知道,那些時刻,我總是讓不安的情緒領著我所有行動:我藉著做出一些「行動」讓自己感受當下正在積極解決問題、可以讓受傷的關係止血,也進而感受對現況的掌握,進而撫平焦慮、感受安全。然而,我也發現了這樣行為後衍伸的結果:第一,倘若對方沒有給予我好的回應,我又會掉入更深的漩渦;第二,這樣的行為「真的」對關係有止血作用嗎?——還是這一切,只是用看似正向積極的糖衣,包裹著內在不安的焦慮?
有時候,我們當下認為的理性溝通,只是焦慮下想要讓自己有安全感的手段,對於關係的修復很難有確實的幫助。
現在,我常常在藍色療癒室中建議個案,好好思考最終的目的以及想做的行動之間的關係。以分手後想挽回(終極目的)的狀況為例,很多人會想要傳訊息溝通,這時候,我會帶客戶進行以下探問:
(一)傳訊息這樣的行為希望達到什麼短期目的(通常是希望他可以對我有好印象、知道我的心意)?
(二)列舉出做這個行動後,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是什麼,並一同討論
(三)這些結果是否可以促成終極目的?
(四)倘若(三)的答案是沒這麼理想、甚至會破壞達成終極目的,那麼,我們可以做些其他什麼?
在思緒被不安綁架時,這樣的思考模式是不容易。
因此,倘若當覺察到自己有一些行為上的衝動時,可以先靜下來深呼吸吐氣至少十次,感受自己身體的起伏。待自己稍微拉住在脫韁邊緣的思緒後,好好思考上述的幾個問題。可以用筆寫下來、用手機記錄下來,誠實的讓文字著實地進入世界,而非只在腦中盤旋。如果害怕自己有偏誤,可以找人討論,也避免自己的非理性情緒蒙蔽雙眼。
當好好的列舉之後,如果你發現,大部分能做的行動都沒辦法真的達成終極目的,你可能會沮喪、很難受的想著「真的沒辦法了」。但,Kate想跟你說,其實還有一個常被大家忽略的,就是「不行動」。
很多時候,做出行動看似可以達成留下好印象、解釋清楚、表達愛意進而挽回的目標,但剖開這些亮麗說詞的外衣,內在包裹的是很常是為了安撫自己難以排解的焦慮及不知所措——對想達成的終極目的沒有任何幫助——那麼,何不放下「做出行動的」執著,試試看「不行動」?
有時候,人與人間需要一點距離和空間,關係亦有喘息的需求,而「暫停」可以讓兩人思緒沈澱,而不是一直卡在膠著的氛圍裡。
此外,很多時候,在濃烈的情緒下,我們無法理性看待行為和言語,因此減少行動,避免讓對方誤解,也不會因為一時心急而失去原本擁有的籌碼。「不行動」也是一個選項,也是一種積極——只要對關係的修復有幫助,有何不可?
決定「不行動」是開啟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內心需求的時候:好好看見內在的脆弱,才是當下我們能為自己做的——照顧好自己,也為自己的情緒和焦慮負責。
我一直認為,關係是一面鏡子,任何的互動、情緒和行為,都可以映射出自己對於生命和愛的各種樣貌及需求。直到現在,我依舊練習著看見自己,聆聽情緒,期待能慢慢長成溫柔而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如果你願意,我們一起。
- 安全型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為依附關係中的其中一種。安全依附型的伴侶並不會因為暫時沒回訊息、找不到人,或是因臨時原因無法陪伴自己而展現出負面情緒反應,在關係中的情緒和給伴侶的回應是穩定的、有信任感的,同時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 依附關係(attachment theory)是由發展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所提出,共有四種類型: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混亂型依附。依附類型在我們嬰兒時期就開始形成,決定的關鍵就在於照顧者是用何種方式應對還是嬰兒的我們,包含是否有給予正向的回應、是否有給予足夠的安撫等。 ↩︎
- 逃避型依附關係(fearful-avoidant attachment):逃避型依附就是寒風中的孤獨一匹狼,最明顯特質是不回應、不靠近。沒辦法和伴侶太過親密、不習慣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更不會表現出自己的脆弱。 ↩︎
- 焦慮型依附關係(preoccupied attachment):此類型較傾向於用激烈的反應讓伴侶回應自己的需求,根據研究統計,華人世界多數人是屬於這個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