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國中公民課,曾經學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馬斯洛告訴我們,人類生活中有五大需求,需要依序被滿足,當低階層的需求被滿足之後,我們才會出現高階層的需求。
依照階層低到高的需求分別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然而,如果從依附理論的角度來看,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和生存需求同等重要。若人無法獲得愛與歸屬感,很有可能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腓特烈二世與行為主義,讓嬰兒們年幼夭折
我們或許都在歷史課聽過,神聖羅馬帝國有一個腓特烈二世。據傳,他曾為了研究嬰兒是怎麼發展出語言的,把一群嬰兒關在一個房間裡面,除了滿足他們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外,不允許任何人跟這些嬰兒交流。他想知道,這些嬰兒在沒有大人的教導下,會發展出什麼樣的語言?
這個實驗的結果,以所有嬰兒全部夭折而告終。
一直到了20世紀,育幼院也採取類似的作法來照料新生兒。當時盛行的行為主義,讓人們相信,如果孩子哭的時候給他們擁抱,將會使他們學會「哭了就可以討拍」的連結。因此,育幼院只滿足嬰兒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不允許任何人給予他們擁抱,包含孩子的母親。
在這樣的情境下,許多嬰兒也在年幼就紛紛夭折。詳細的故事,可以從哈利·哈洛(Harry Harlow)的傳記《愛在暴力公園》裡面讀到。
在攝取食物的同時,依然需要擁抱安全感
哈洛最有名的實驗,莫過於將新生恆河猴關在籠子裡,籠子裡面有一個鐵絲娃娃,上面有一個奶瓶,還有一個布娃娃,上面什麼都沒有。
哈洛認為,如果行為主義是對的,小猴子應當會不斷待在鐵絲娃娃身上,因為食物讓他們得以生存下去。結果他發現,小猴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布娃娃身上,擁抱的觸感讓這些小猴子不願離去,即使是在吸吮奶瓶的時候,他們依然抱著布娃娃,伸長脖子去吸鐵絲娃娃身上的那個奶瓶。
不過,哈洛的實驗,依然帶來悲劇的結局。未曾和親生母親待在一起的小猴子,無法從父母身上學到社交的能力,在長大後對猴群感到畏懼,無法融入群體,最終依然孤獨地死去。
不過,哈洛的實驗,也足以證明「生存需求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愛與歸屬感」了。
也因為這樣,我強烈建議國中公民,應該把哈洛的實驗加進去,把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給拿掉。畢竟這個填鴨式教育的課文,會讓我們誤以為,愛與歸屬感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愛與歸屬感,來自接納我們的渴望
去年,有一陣子有一部影片很紅,叫做創傷的智慧(The Wisdom of Trauma)。影片中發現,一個好的成長過程,並不是從未遭受創傷。事實上,創傷是人類普遍的經歷,即便是安全依附的孩子,他們依然在生命過程中經歷了創傷,但真正讓創傷得以滯留在生命中,使我們無法前進的,其實是「我們有了創傷,卻無處訴說」。
「我跟你說啦,你這件事情我也遭遇過,只要照著我說的去做,就會過去的。」當你有創傷時,你的父母、親友,是否也都這樣跟你說呢?如果是的話,你的感受會是如何?
最近在讀國內知名薩提爾教育推行者李崇建的書籍,以及聆聽他的《一周一練習 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裡面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要修復依附關係,最重要的便是聆聽彼此的渴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愛、被接納、被包容、活得有價值、活得有意義、能夠自由做選擇。但當我們遭逢創傷時,別人的說教,讓我們感受到不被接納。我們有了創傷,卻無處訴說,才是讓我們好不了最大的原因。
你渴望被理解嗎?你渴望理解他人嗎?我們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暗藏著我們的情緒(感受)、情緒因社會化而產生的情緒(感受的感受)、信念(觀點)、期待,而這些部分,全都連結到我們對於愛與被愛的渴望。
當男朋友遲到了,你責罵他,你生氣了,你認為「對方準時出現是應該的」,你期待對方準時出現,全都來自於你渴望「他愛你」,而如果他準時出現,就是愛你的表現。
你想表達的其實是「你愛我嗎?你為什麼遲到了,是不是不愛我?」你好渴望被對方所愛,但最後表達出來的卻是「你為什麼遲到?不是說好要準時的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如此地渴望被愛。
閱讀了一陣子冰山理論,我很喜歡,也很推薦,所有想要從不安全依附當中走出來的孩子,不妨閱讀張天安老師的《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王俊華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密修復練習》,以及李崇建老師的《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
–
讀完本文的妳,如果正遭遇到感情的問題,希望我寫成文章來回答妳,歡迎填寫貓心信箱的表單,我會盡可能告訴妳我所知道的答案。請放心,這一切都是匿名的,妳也可以盡可能地修改故事內容,讓大家都認不出來妳是誰。 按此進入貓心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