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有新對象還要挽回嗎?第一步:釐清2項情感現況

by Kate

「療癒師,分手後,我還沒放下,但他卻已經有了新對象。我要放手,還是再試試看?」
或許,這正是你現在的情景:正努力挽回一段感情時,卻無意間發現,對方的社群動態裡出現了另一個身影——有人代替了你的位置,他的生活已經翻開新篇章。

那一刻,妳感受自己真正被遺棄,不知所措。矛盾感像一條繃緊的弦, 是你愛與渴望的強烈,卻被現實硬生生拉回。
你問自己,是因為愛得太深才不肯放手,還是害怕失去才讓你緊抓不放?

我知道這真的不是簡單的決定,因此,療癒師將書寫一系列三篇文章,以三個步驟一提醒,陪你一起探索這樣時刻,如何為自己找到答案,不再迷失於感情的漩渦。
這篇文章,我們會先談到第一步驟:釐清兩個現況——思考這段感情的意義、關係中問題是否有解法。

思考這段感情的意義

當你發現對方有對象,內心拉扯著是否要挽回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靜下來,詢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為什麼想要挽回?過去關係中的問題是否能被解決?

「這份感情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分手後,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挽回。心理學家指出,關係的動機,會直接影響我們行動的方式。

如果,挽回的原因是出於不甘心或競爭那便很可能會讓你陷入情感內耗:「他為什麼選擇他?他條件比較好嗎?」、「是不是我不夠好,才讓他選擇了對方?」有時候,你可能也會陷入比較、試圖證明自己更好:「但他條件很差,而且感覺那個人根本不懂他,憑什麼被愛!」然而,這種起伏強烈的情緒很可能讓你在挽回的過程中感到疲憊和挫折。

倘若挽回是因為害怕寂寞,這可能導致你在關係中的重複依賴,甚至忽略這段關係是否真的適合彼此。害怕寂寞、擔心失去而產生的挽回念頭,常常讓人過度關注對方是否「回來」,而忽略彼此的根本問題是否解決,這樣的關係即使重新開始,也可能因缺乏基礎信任或互補而再次破裂。

而當挽回源於真實的愛與珍惜,你會更關注關係的實質,而非形式上的重新在一起:「我們可以怎麼做對關係比較加分?」、「雖然我很想回到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但我想他提來手一定也是有他難受的地方。」這樣的心態,可以較幫助你用更健康的方式看待挽回過程,也讓彼此在未來有機會解決問題時,更願意坦誠相待,共同努力。

現在,我們一起來思考試著坐下來,拿起紙筆,把內心的情緒化為幾個具體的答案:

  • 是因為還愛嗎? 你對他的愛是否仍真摯?還是這段時間的孤單放大了這份感情?
  • 是因為不甘心嗎? 你是否因為他選擇了別人,而產生了「我不可以輸」的競爭心態?
  • 是因為捨不得嗎? 這段關係是否給過你太多美好的回憶,以至於你不願放下?
  • 還是因為想證明自己? 你是否在這段感情中受過傷,現在想挽回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動機是一面鏡子,顯現我們心底的渴望與恐懼。在挽回的旅程上,這面鏡子不僅映照出你對對方的期待,也透露出你自我對關係的需求。

關係中的問題是否有解法

「過去的問題是否能被解決?」

會發生問題,都是有原因的——這段關係曾經讓你們幸福,但它會走到現在這一步,很可能是存有無法忽視的裂痕。我們需要坦誠問自己:那些問題,真的有機會被解決嗎?

婚姻心理學家John Gottman認為感情中的問題分為兩類:

  1. 可解的問題這些是具體的、可以透過溝通和行動改變的問題,例如分工不均、溝通不足或時間安排。
  2. 永久性分歧這些問題來自於核心價值觀或性格差異,例如對婚姻的看法、未來規劃的不同,或是個性上的習慣衝突。

你可以詢問自己以下的問題,我更推薦用紙筆記錄下來,也比較好釐清:

  • 回想你們過去的分歧: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 嘗試問自己:「如果我們重新在一起,這些問題會變得更容易嗎?我是否願意改變,或者能接受他的不改變?」
  • 過去這些問題發生時,我們都是用什麼方式、態度傾聽、溝通和回應對方?

例如,如果分手原因是因為對方工作忙碌導致陪伴減少,而你需要更多陪伴,這屬於可解的問題,彼此可以討論出時間分配的解決方案。但如果你們對未來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衝突,例如對是否定居海外有不同意見,那麼這可能是一個永久性分歧,需要你冷靜地考慮:我能接受這樣的差異嗎?

另外,關於上面的第三個問題,很多時候問題並非導致分開的主因,而是雙方溝通討論的時候,是否以設身處地的角度,還是一直採取敵對的姿態,讓彼此的關係更感威脅?

釐清,讓你的挽回更有智慧

挽回是一條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路程,但你的用心、耐心並不意味需要超載的自我消耗。
當我們真正理解這段感情對自身的意義,並看清彼此是否有能力解決過去的問題時,挽回才會是一個有建設性的幸福選擇,而非帶來更多傷害的重複。

第一步驟的釐清,不是要你放下,而是要讓人重新咀嚼這些情感的意義和需求,為自己和這段關係設下一個有智慧的起點。畢竟,愛情從來都不僅只靠愛維繫,更需要健康的溝通、彼此的努力以及願意一起創造「共識」的誠意。

下一篇,療癒師將告訴你,對方有對象時,你可能面對的風險危機是什麼?也讓你更全面評估自己是否做好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愛情裡的那些呢喃:療癒師,我該要放棄嗎?

參考資料:
John M. Gottman(2024)。《讓愛延續的七個方法:兩個人幸福過一生的關鍵秘訣》(陳謙宜, 沈碁恕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15)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