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梁宵萍心理師 | 家庭如基石,在愛裡成長的孩子,才能夠學會自愛愛人

by News

家庭是我們出生成長的起點,人們在家庭裡學會人際互動的方式,言談互動的表達,影響非常深遠。藍色邀請到梁宵萍心理師,用心理諮商的專業角度,剖析家庭環境如何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已經長大的我們,又能如何自我療癒,或者在不安全的關係中保護自己。

內容目錄

一、首先請宵萍心理師跟「藍色」的讀者們自我介紹!想請您跟讀者分享,為何會選擇學習並從事心理諮商呢?您的專長領域有哪些,現階段致力於推廣哪些議題呢?

大家好,我是臨床心理師梁宵萍。讀大學的時候,因為其實一直都對人的思考與行為滿有興趣,所以選擇就讀心理系。心理系的職業發展很廣泛,除了當心理師,人力資源、組織管理、廣告行銷、人因工程…等等,也都是心理系的可能出路。但是,因為我自己的成長經驗,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境,在這些困境中有一些重要的老師、朋友陪伴我度過難關,讓我可以走出來;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可以陪伴別人的人,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時刻,或者黑暗時期,可以陪伴他走一段路,這是我選擇成為心理師的原因

關於我的專長領域,我曾在醫療院所的精神科擔任心理師,也曾長期在法院輔導受到保護管束的少年。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來到諮商室的個案,其實童年到青少年階段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影響很深。不管是有身心症狀、受到創傷影響的大人,或者是有情緒困擾、偏差行為的兒童青少年,都很可能有一個受傷的童年。

童年的心理健康,就像建築物的地基,如果地基打得穩,比較不容易出問題;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風風雨雨,比較能夠安然度過。反之,如果地基不穩固,房子可能遇到一些風吹草動就瀕臨倒塌。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從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及個案的經驗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兒童、青少年的階段,其實很依賴家庭跟主要照顧者生存,家庭、家人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切,孩子也會從與家人的互動中去感受自己有沒有價值。如果爸爸媽媽用不太適當的方式去對待小孩,孩子還是會深愛父母,但可能會停止愛自己;父母過去也可能是受傷的孩子,所以也可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愛。

因此,我的工作以及推廣領域跟議題,聚焦在親職教育與親子關係,包含父母的支持團體、親子諮商、家暴防治、兒童青少年偏差或拒學的行為輔導,以及創傷療癒的主題。我期待透過我的工作,讓父母學習怎麼正確的去愛孩子,或者讓過去沒有被愛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可以有方法重新療癒自己內在受傷的那個小孩,去學著好好愛自己。

二、原生家庭與父母的互動氛圍,對我們的性格形塑有長遠的影響。想請宵萍心理師依據您的專業,以及在輔導與諮商實務的觀察,不同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童年、青少年時期會有哪些不同的表現,長大後對親密關係的態度又有哪些影響?

孩子就像一顆種子,家庭就是孩子成長的土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家長都很努力想要給孩子好的物質環境,但我也發現,影響孩子最深刻的,其實是家庭內部的精神環境:就是家庭氛圍。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很多不同的影響——

  • 衝突緊張的家庭氛圍:
    父母可能常常在爭吵,甚至會有暴力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可能會充滿壓力與不安全感,從兒童到青少年時期,可能時常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也因為家裡的互動模式使然,家長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暴力或爭吵,那孩子在學校處理人際關係時,也可能出現打人、罵人、爭吵的行為。另一方面,孩子在吵吵鬧鬧的家庭氛圍裡面,也很難專心唸書,會影響到課業表現。

    在兒童時期,小朋友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因為無處可去,就只能忍耐;但是到了青少年時期,為了逃避衝突緊張的家庭氛圍,可能就會直接離家出走。那如果孩子無法逃開,持續承擔這些衝突、高張的情緒,若他真的沒有辦法因應,有些孩子會出現焦慮不安、情緒困擾,還可能會有些身心症狀,甚至自我傷害。比如,爸媽在外面吵架,他不知道可以怎麼辦,就自己在房間裡面割手自殘。

    這個孩子未來面對親密關係,可能就會複製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跟伴侶意見不合的時候,他們比較難冷靜、理性的溝通,可能就會比較情緒化、產生衝突與爭執,最不好的情況就是出現暴力行為。其實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很不喜歡這樣的成長過程跟家庭氛圍,很討厭父母處理情緒跟溝通的方式,也不想成為這樣的人;但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如果沒有在成長歷程中學習自我調節情緒,或者學習到好的溝通方式,其實還是會陷入困境,成為自己最不喜歡的人。
  • 家庭成員控制欲太強的環境:
    這一類的家庭,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習慣於強勢控制其他家庭成員的決定與行為,包括情緒勒索式的控制,或者以「過度保護」的方式來變相控制,家庭成員之間的位置很不平等。這樣的家庭氛圍或者教養方式,孩子在童年階段沒辦法發展自主性,也很容易養成過度依賴的狀況,也比較沒有機會去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跟需求。

    但是,到了青少年階段,因為孩子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有些孩子會為了掙脫控制而脫離家庭,也可能在那個時候提早進入親密關係;不過,即使進入親密關係,也可能是另一段被控制的關係。有些孩子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可能擺脫不了控制,延續著兒童期的狀況,即便已經長大,還是依賴父母為自己做決定,難以探索跟了解「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是誰」,很難自我認識,在交友、職業選擇上,還是會配合父母的安排,缺乏主見。這些孩子即便不喜歡也很難擺脫,因為從小就在這樣的模式下長大,很難去意識到自己的處境與問題,除非伴侶或朋友可以引領他們看到不同的世界,使他們有機會反思。

    這種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在親密關係當中,可能試圖控制伴侶,因為失去控制的時候會覺得很不安全,也可能對伴侶情緒勒索。或者,他已經很習慣被控制,有些人可能會找到並依賴另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這時候又有另一重風險,他可能很容易陷入對方的情感操控,變成一個被勒索的對象,也容易成為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者。
  • 冷漠疏離的家庭環境
    這種家庭氛圍,大人之間關係比較疏離,很少互相關心,孩子也比較缺乏情感的連結,所以會常常聽到有些人很少聊自己的心事,甚至連講話都很少;若要講話,可能也只講必要的話,例如「要吃飯了」、「吃飽了沒」等等,比較少做深入的交流跟連結。

    冷漠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因為缺乏支持,常常會感覺孤單。在幼兒時期,因為家庭內部缺乏語言與互動的刺激,所以兒童的社交技巧、口語表達能力可能不會那麼好,不知道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也比較不容易跟別人交朋友,或者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因為在心理上或照顧上都比較受到忽略,孩子容易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到了青少年階段,可能會因為需要朋友,而家中又疏離且沒有情感支持,所以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朋友社交,藉此逃離不溫暖的家庭。如果發展的不太好,可能就會受到一些不良朋友的影響了。

    在生活與課業的部分,因為家人不是那麼關注他們的狀況,能給予的回應、引導、協助跟資源都很少,所以孩子的課業表現也可能比較受限,也不太容易去發展其他專長或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可能過度獨立,比如生病了自己拿健保卡去看醫生,因為家長可能不太關心。遇到困難的時候,求助也沒有用;表達心情的時候,會被大人質疑小題大作或者沒有必要,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需求跟困難跟別人說也沒有用,不太會求助,在人際關係裡也不容易信任別人,比較疏離。

    這樣的孩子,其實也會比較缺乏自信與自我價值感,從小到大都不習慣表達情緒,家庭也缺少分享與互動的示範,他也會認為表達情緒與需求得不到回應與關心,所以會非常迴避自己的情緒感受。在親密關係當中,也不擅於表達想法、情緒跟需求,比較難知道怎麼跟伴侶建立連結。也因此,他們的伴侶常常覺得自己好像不被需要跟關心,覺得自己講話對方沒在聽,也不被信任,難以進行深入的分享跟溝通,就會產生很孤獨的感覺。

前面談到「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不安全的依附關係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 焦慮依附
    幼童時期我們仰賴照顧者才能生存,出於本能,我們會擔心自己被照顧者拋棄,照顧者一離開就要跟緊;而焦慮依附的人,可能小時候父母比較忽略他的感覺或需求,可能需要哭鬧才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一些關注。長大後進入親密關係,他會很擔心被伴侶拋下,但是當他擔心不安的時候,就會傾向用哭鬧、吵架或者指責對方的方式來發脾氣,以尋求對方的回應。

比方說,若伴侶對訊息已讀不回,或很久不看訊息,甚至是伴侶不在身邊,焦慮依附者可能就會陷入緊張,擔心伴侶隨時會有其他發展,所以就開始狂傳訊息、質問對方、激動哭鬧…等等,如此也會導致伴侶常常感到很有壓力。

  • 逃避依附
    逃避依附的人,小時候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時,可能需求會被忽視,情緒表達也不會得到回應,在其中受到傷害,便用否認自己需要和他人連結,來保護自己。長大後進入親密關係,也不懂如何回應別人的情感需求,也為了不要再受傷,可能會傾向「有壓力就離開」的處理方式。

親密關係中,當焦慮依附者遇上了逃避依附者,焦慮的一方,很需要抓住逃避的那一方;但逃避依附的人,又很想逃離被抓住的情境。當兩人的需求不平衡,衝突或關係卡在瓶頸理的情況就會特別嚴重。

依附關係安全與否,也是奠基於人從小跟主要照顧者建立的關係,所以,「焦逃配」若要尋求解套,其實應該從原生家庭的問題出發,回溯自己小時候與父母的互動,是如何導致自己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又會怎麼影響自己當下的情感狀態。透過了解自己建立的依附類型,調整自己面對情緒的應對方式。


例如,當伴侶不回訊息、不在身邊的時候而開始感到緊張的時候,可以先靜下來,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了,不一定要再用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來對待對方。對方的行為不見得會對我的生存造成威脅,也不一定是拋棄我。」用理性、冷靜的方式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處理自己的焦慮,安撫自己的情緒,也可以減少對方的壓力。另一方面,這些議題的覺察,可能也需要跟人討論,尋求專業的協助來幫助自己調整。

我們都是在跟父母的互動當中,從父母回應我們的方式,來學習要不要接納自己,怎麼調節情緒。因此,家庭氛圍應該維持溫馨、包容的狀態,家庭成員之間能給予愛與支持,能夠互相關心,鼓勵開放與坦誠的溝通方式,討論不同的主題,接受不同的價值觀與想法。不管是好的情緒,或者是不舒服的情緒,都能夠被接納、尊重與理解,讓成員去尋求自己的目標,同時也提供支援與引導協助,這樣的環境就是足夠支持,也非常安全的。

孩子比較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懂得接納或調節自己的情緒,也比較樂於助人,也懂得為自己求助,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或自我價值感,都會相對比較高;同時,也比較能自我了解,對於課業或未來生活的規劃,也更能夠自主安排。另一方面,因為家長提供充分的協助,能夠引導孩子的課業表現,或者發展興趣與潛能。

在人際關係上,孩子比較容易建立好的溝通與互動關係;長大以後進入親密關係,也比較能夠延續原生家庭的互動以及正面影響,可以尊重伴侶的想法跟感覺,提供支援,溝通與理解也會比較理性,帶給對方關心與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在這個緊密的連結裡面,能夠尊重並維持個人的空間,保持自主獨特的同時,也能夠支援對方成長,是最理想的狀況。

  • 在親密關係當中無底線的討好退讓?或許童年時期缺乏愛的連結

    有些人在人際關係當中,為了不失去朋友或伴侶,無論自己受到什麼樣的待遇,都願意不斷的退讓。有這類狀況的人,可能在原生家庭是不那麼受到重視與尊重的,因此,為了獲取關注,會發展出退讓、討好、凡事配合的生存方式。

    父母也可能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比如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因為我愛你,所以你應該如何」。孩子在這樣的成長經驗當中,很習慣討好、配合,或者合理化父母的控制欲。當他們未來進入親密關係,就很容易掉入一樣的陷阱——只要對方說愛我,就可以不斷地為對方的行為找藉口。哪怕伴侶的行為是不道德、會造成傷害的,但因為小時候缺乏愛的連結,所以他們會願意犧牲配合,只求不要孤單。

    有時候,可能要回過頭去想:「我真的這麼愛他嗎?還是我害怕面對孤單的自己,所以才必須抓住他?」這些問題也都必須回歸到原生家庭的狀態,從而去看到自己為什麼在這段關係裡面要如此犧牲奉獻,去認清自己掉入了什麼陷阱,又應該怎麼脫困。

三、台灣的離婚率逐年上升,越來越多孩子曾經經歷父母失和後離婚;離婚後,孩子要在父母之間做選擇,。面對其中的拉扯,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困擾?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對兒童與青少年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離異其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會有的狀況也不同:

  • 學齡前(出生到五歲)的幼兒

    這個階段的孩子,尤其是嬰兒時期,對父母的依賴度很高,如果父母面臨要分開的選擇與壓力,其實很容易影響照顧孩子的品質,也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

    因為爸爸媽媽在離婚的過程中可能情緒不穩、容易波動,孩子也會感覺到不安,所以對於建立安全感與情緒發展,可能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父母離異後分居,孩子跟著其中一方生活,也代表著要離開另一個人,這時候「分離焦慮」也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也會帶來悲傷、失落的問題。孩子可能會有被拋棄的感覺,而幼兒的思考模式是比較自我中心的,所以很容易把父母離異的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是不是因為我不乖、做錯事,所以爸爸媽媽才會分開?」從中產生很深的罪惡感。

    這個年齡的孩子,透過語言來表達感受的能力也不夠,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孩子沒辦法說出自己的心情,就會用其他行為來呈現。包括他可能很容易哭鬧、發脾氣,睡不好、吃不下,甚至是會有退化的表現(例如:幼稚園大班還是一直尿床),或者出現攻擊行為(例如:打人、丟東西、傷害自己…等等)。

    如果家中有學齡前的孩子,會建議爸爸媽媽,雖然離婚的壓力很大,但是孩子還很依賴父母照顧,所以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穩定情緒,好好關注孩子,給予妥善的生活照顧,也要提供「愛的保證」——多抱抱孩子、陪孩子玩遊戲、讀繪本或聊天,用這些方式告訴孩子,其實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他,而離婚是爸媽之間的問題,不是他的錯。

    但其實父母在這個狀況下,其實自己的情緒壓力都太大,難以平穩。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好好關心、照顧孩子的時候,會建議在這個時期,請信任的親戚朋友,或者托育機構等資源,偶爾幫忙照顧,讓自己可以有喘息空間;也可以尋求醫療或心理專業的協助,只有穩定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這個階段,也要多注意孩子在幼稚園的狀況,如果出現行為問題或退化情形,可以多跟老師溝通,讓老師知道家中面對的困難,請老師給予多一點的關注與耐心,父母、孩子和老師一起合作。也可以與兒童心理專業的人員諮商求助。
  • 學齡後(6到12歲)的兒童

    這個年紀的兒童,其實還是比較沒辦法理解離婚的概念,比較低年級的孩子可能還是會以為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會有被拋棄的感覺,也會產生很多悲傷、焦慮的情緒。孩子也很可能對父母復合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自己只要乖一點,爸爸媽媽就可以重修舊好。

    中高年級的孩子,有時候父母可能在孩子面前爭吵,互相指責、攻擊;如果父母其中一方跟孩子數落另一方的不是,那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在爸爸媽媽之間選邊站,把父母的分離歸咎在對立的一方,並且產生憤怒、敵意。孩子內心焦慮不安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身心症狀,例如頭痛、拉肚子,無法專心上學、不想上學,對學科的興趣下降、成績退步,或者在人際關係上產生退縮或攻擊的狀況。

    父母如果想降低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可以慢慢協助孩子理解離婚會帶什麼影響——雖然離婚有很多負面的影響,但也會有正面的部分,例如:分開後就不會再吵吵鬧鬧,爸爸媽媽也可以分別開始新的活動,能夠平靜,找到適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父母離婚後,孩子勢必要跟其中一方分離,可能會難過、不習慣,這時候要跟孩子保證「爸爸或媽媽會常常來探望,會永遠愛你,不會不要你」,持續地讓孩子知道,父母離異不是他的錯。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比較會表達了,所以父母可以引導並聆聽他的感受,並且給予同理。在探視與陪伴的部分,要特別記得:孩子的重要時刻不能缺席,例如孩子的生日、學校的活動或比賽,給孩子安全感。最好是「結構式」的進行,探視跟陪伴要定期並且遵守承諾,讓孩子可以預期爸爸媽媽出現的時間,讓孩子覺得情況是可掌握的,從而減少焦慮與不確定感,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協助孩子拓展其他社交圈,或者培養專長與興趣,例如參加足球隊、籃球隊等等。如此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有朋友陪伴,減少父母分離所造成的影響。

    特別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另外一方,不要一直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對孩子來說,父母雙方都是學習跟認同的對象,都非常重要,如果迫於壓力只能認同或迎合其中一方,並且敵視另外一方,對孩子的內心是很分裂的拉扯。如果孩子在學校出現適應問題,或者嚴重的情緒困擾時,也要記得跟學校師長、醫療人員或心理專業人員合作。
  • 青少年階段

    青少年比起國小的孩子,更能理解離婚的意義與概念,但是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比方說,青少年很重視同儕的看法,會擔心同學朋友怎麼看待他父母離婚的事情,可能會因此沒有自信。這個階段的學業壓力很大,父母離婚、準備要離婚的這些事情,對家庭的狀態帶來變化,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專注在課業上;面對父母互相指責的狀況,青少年也可能會更激烈的將離婚的責任歸咎於其中一方。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要交男女朋友或再婚,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可能會反抗、不想接受,也可能會對孩子的感情觀造成很大的影響。

    父母如果沒有處理好,讓青少年感覺失去家庭的安全感,除了情緒困擾,也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從而產生一些偏差行為。所以,父母更應該多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與感覺,接納孩子從中產生的情緒,彼此分享心情;也要協助孩子維持比較穩定的生活,包含學習環境與經濟條件,不要幫孩子轉學或搬家,讓孩子感覺穩定。如果生活上真的有變動的需要,也可以跟他先討論,因為這個年紀已經可以完整的表達與溝通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自主意識與行動力也比較高,有時候可能會想要去找爸爸或媽媽見面,這時候要盡量給予尊重,讓孩子可以跟另一方做連結。也不要讓父母介入父母的衝突,例如:要求孩子當父母之間的傳聲筒,或者拉著孩子建立同盟。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身心症狀或偏差行為,也是一樣要尋求心理專業或醫療協助。

不管孩子在哪個年齡階段,爸爸媽媽都應該要有一個共識:「我們離婚了,雖然不再是夫妻,但永遠都是孩子的父母。」兩人應該保持合作與尊重,共同關注並回應孩子的需求,也不要讓孩子承擔父母關係的責任。父母雙方走到要離婚的階段,其實是很辛苦的,問題層出不窮,自己都顧不好,也難以照顧孩子。所以自我覺察非常重要,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保持情緒穩定,才能讓孩子在家庭風暴中平穩下來。

四、親密關係暴力一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樣態也並非只是單純的肢體暴力,冷漠忽視、施壓要脅、PUA等等精神暴力對身心的危害一樣嚴峻,但未必能被及時發現。想請教宵萍心理師,親密關係暴力的根源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覺察並防範呢?

關於親密關係暴力的根源,有很多相關的理論與探討:

  • 權力控制:
    施暴者可能抱持著對關係的不安全感、自卑感、焦慮,所以會尋求權力與控制感,試圖去支配伴侶。
  • 性別權力不平等:
    女性主義,將關係暴力歸咎於性別權力不平等,文化優勢的男性會對文化劣勢的女性施予控制;但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親密關係暴力的施暴者都是男性。
  • 資源配置
    關係中的權力與控制體現在資源的配置上,包含金錢、情感或資訊,如果其中一方在親密關係中掌握較多資源的時候,就可能濫用權力。例如:限制伴侶的經濟自由,或者威脅收回提供給伴侶的經濟支援。或者利用伴侶對自己的情感依賴,用剝奪的方式來施予控制,要求對方必須言聽計從,否則就要分手或離婚。也可能是掌握了伴侶的私密資訊或影片,要脅對方順從,否則要公諸於世…等等
  • 個人因素:
    在某些文化或家庭習慣當中,暴力被認為是合理的問題解方,如果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長,也可能習慣用暴力來處理問題。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施暴者比較沒有辦法覺察或調節自己的情緒,焦慮不安或憤怒的時候就很容易失控,出現暴力行為。施暴者也可能有精神或人格的疾病,例如反社會人格,也比較容易出現暴力傾向。另一方面,某些物質的濫用,包含酒精、毒品,都可能會影響個人的判斷力,從而導致親密關係暴力。

受暴的一方要如何覺察自己的處境,其實是蠻困難的。假設是被毆打了,也許可以直觀的知道自己被施暴了;但如果是剛剛提到的精神控制、PUA等等,有時候真的不太容易察覺,因為施暴者會用愛情的糖衣來包裝,或者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你身處其中卻渾然不覺,但慢慢地造成強大的傷害。但我們可以去了解一些警訊,放在心裡自我提醒,如果有這些跡象出現,就真的要小心留意自己是否已經落入了親密關係暴力的狀態:

  • 身體傷害:
    毆打、推搡、咬人、強迫性行為…等等。
  • 言語暴力:
    威脅、貶低、侮辱、恐嚇、嘲笑…等等,施暴者可能會刻意貶低伴侶,摧毀對方的自尊心,使其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很糟糕,只能依賴他,藉此進行情感操縱。
  • 控制:
    施暴者可能會透過控制社交、經濟等面向,剝奪伴侶的自主性與個人隱私空間。

    比方說,告訴伴侶「我養你」、「我不想讓你累,要讓你過好日子」等說詞,讓伴侶放棄工作,致使經濟資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但他未必會照顧伴侶的需求,如果需要金錢,就必須配合他的要求。

    另一方面,施暴者也可能控制伴侶的社交,用「吃醋」、「因為我愛你,所以不要讓我傷心」、「我是為了我們好」等等說法,不讓伴侶跟其他人互動,或者限制衣著的選擇、監看通訊紀錄、要求看手機、提供帳號密碼…等等;甚至是用分化的手段來孤立伴侶,不停批評並貶低對方的親友,灌輸「其他人對你不好,只有我對你好」的想法,讓對方的世界從此只有他一個人。此外,也可能透過身體或精神的傷害來恐嚇伴侶,例如持刀威脅人身安全、威脅傷害對方的家人,或者威脅公開隱私。

如果發現自己有遇到以上這些狀況,就要非常警惕。但受暴者有時候可能還會幫忙找理由,去合理化施暴者的行為。有一個能夠幫助我們辨別的方式,就是「相信自己的感覺」。情緒是很重要的指南針,可以告訴我們很多訊息,我們應該回歸內心,感受一下這段關係。這段關係是讓我覺得更幸福、更成長?或者我總是感覺緊張、害怕、不安、焦慮、憂鬱,甚至是會傷害自己,覺得自己活著沒有意義,開始出現身心症狀?若是後者,那就要有所警覺,自己處於親密關係暴力的漩渦裡。

孩子也應該透過情感教育,去了解關係中的身體界線與心理界線,提高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識。尤其現在3C產品很普遍,孩子也越來越早熟,想法上比父母一輩成熟得更快,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開始交男女朋友,或者結交網友,很容易就進入感情關係,甚至才三、四年級,就開始嘗試「掛睡」。孩子有這些行為,多半是身邊的同學也這樣玩過,如果剛好家庭氛圍比較疏離,不會約束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跟方式,孩子本身就缺乏陪伴的情況下,那可能就很容易透過這種方式找人陪。

若要防範自己陷入親密關係暴力,除了保持覺察跟了解,也要記得保持經濟獨立,以及個人的安全界線——在互動中若感覺不舒服,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界限在哪。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被孤立,不能因為親密關係而忽略了身邊的好朋友,有意識地建立強大的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社團…等等,如果自己在關係中遭遇困難或危險,隨時可以尋求支援與協助。

如果真的掉入危險的暴力狀況,已經發生身心上的威脅,我們可以在暴力再次發生之前,先預想一個「安全計畫措施」:當下不激怒對方,設法安全離開現場,報警或撥打保護專線、聯繫親友;遇到危險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去哪些安全的地方。在危險或臨時突發的情境下,我們很容易驚慌失措,所以可以先把安全計畫寫成小卡,寫下應對步驟跟求助電話,如果發生危險,可以馬上拿出來,提醒自己該如何行動。

當然,如果已經處在親密關係暴力當中,或者懷疑自己正在遭遇暴力,又或者曾經遭遇過創傷,還是要記得尋求醫療協助或心理治療,幫助我們應對暴力事件造成的創傷跟壓力,重建自己的安全感與生活。

五、「分手」是情感關係中難以迴避的課題,人們面對關係的斷裂,可能無法理解、拒絕接受,甚至自責自卑,忽略生命的其他可能。想請宵萍心理師分享對「分手」的理解,我們應該如何自處並求助?

分手的傷痛很難忍受,不想離開關係的那一方,感受上就好像靈魂的另一半被硬生生地撕裂或切割,是一個撕心裂肺的過程;過去生命經驗中曾經被拋棄的感受,也可能在分手的時候被觸發,從而形成很大的傷害。我們可能因此難以接受,甚至深陷其中難以平復,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不再信任、想離開世界…等各種狀態。

這是悲傷的歷程,也需要時間去平復。過了幾年,回頭去看,可能會發現這或許是生命中的轉機,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停下腳步去思考親密關係出了什麼問題。到底是我們一直沒有遇到對的人,還是我們總是在一開始就選錯人了?有時候我們可能一直在依附的迴圈裡面,用不恰當的溝通方式跟伴侶互動,分手的傷痛可以讓我們重新反思,再走向下一個幸福。

但我們還是要去經歷這個悲傷的過程,在這個比較傷痛的時刻,要記得幾件事情:

  • 允許自己經歷悲傷
    分手很痛,悲傷、困惑、憤怒、低落、焦慮、不安的感受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去壓抑這些感覺,越是壓抑,其實情緒反撲的力道會更強,所以真的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療癒傷痛。
  • 營造安定感與安全的心理空間
    分手後可能情緒跟生活都會陷入混亂,變得不想上課、不想工作、不想吃飯,這時候更需要穩定自己的身心。雖然心裡是難過的,但還是要提醒自己,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運動跟睡眠。

    在低潮或混亂的期間,也不要突然做重大的決定,例如離職、休學、馬上進入新的感情。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判斷力容易受到情緒干擾,不容易理性思考,所以盡量讓自己保持穩定。

    使用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如果看到前任的動態或訊息,會讓自己更加難過或混亂,這時候盡可能減少去看與對方有關的資訊,減少聯繫,減少被干擾的情境,幫自己建立一個安全穩定的心理空間。我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閱讀、瑜珈、冥想、寫日記、做SPA、跟朋友聊天…都好,讓自己身心放鬆,好好陪伴跟照顧自己。
  • 避免孤獨、尋找支持
    這個階段,可以找信任的親友聊聊,幫助我們釋放不舒服的情緒,也可以聽聽不同的想法,從中得到情緒支持,也可以減少因為另一半離開所帶來的孤獨感。

    記得與外界保持連結,包括參加新活動、認識新朋友、加入新團體,甚至是一些專業的支持團體。過去我們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感情上,跟朋友沒聯絡,很多想做的事情沒做,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的人事物,趁這個時機,可以學習新技能、培養新的興趣,從中我們好像建立了一個新的身分,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對於走出傷痛其實很有幫助。

如果以上的方式都收效甚微,發現自己沒有辦法調適情緒,甚至出現強烈想自我傷害的想法,不要忘記求助於專業。心理師可以傾聽並理解你的感受,也可以協助你釐清、整理親密關係中的困境,對自己的感情世界會有更多自我了解,在療癒、剖析與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加成長。

我們要相信,這個艱難的過程、強烈的悲傷,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慢慢緩和,我們可以好好照顧自己,接納自己,有好的支援系統,讓自己慢慢沉澱。每個人經歷的時間不一定,有些人需要幾個月,有些人可能要花好幾年;當我們感覺到,想起那個人的時候,強烈的悲痛感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懷念或感謝,其實就是慢慢走過了。那些沒辦法陪你到最後的人,那些傷痛的經歷,都是我們自我了解跟成長的機會,也可以在未來的人生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幸福。

Q&A:求復合到底行不行?
想求復合的人可能會一直想去找對方,一直注意對方的動態;但如果對方已經決心要離開,我們一再去找,有時候會對自己帶來蠻多傷害跟不適。如果對方也還在猶豫期,兩個人總是分分合合的,處在還沒有完全確定的狀況;或者你覺得自己捨不得,而且還有努力空間,我認為可以兩個人一起去求助,例如伴侶諮商。

夫妻或情侶都可以進行伴侶諮商,兩人一起面對跟整理感情中的問題,釐清為什麼會走到必須思考感情存續的地步。經由這樣的整理,雙方給自己一些猶豫期,重新調整、溝通,可能會走向復合。

但是,如果發現對方已經沒有意願跟你一起支撐,甚至拒絕互動與連結,態度很堅決的話,那麼這一段感情不是你一個人努力就一定可以挽回的

六、請您給「藍色」的讀者們一些分享與鼓勵:

在我的生命還有工作的經歷裡面,我遇到很多人,他們可能帶著不同的故事前來,我也很感謝他們給我機會去陪伴,也去感受跟體驗到,其實生命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生命有風光明媚的時候,當然也有墜落幽谷的黑暗時刻,我相信「無常便是有常」,黑夜總是有將盡的時候。

有些人在遇到困境時,可能選擇了離開世界;當我們處於生命的低潮,有時候會以為它永遠不會過去,覺得看不到希望。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很像陷入了流沙,我們越是害怕想逃跑,可能更慌亂,如果盲目掙扎、亂下決定,就會加速陷入危險。這時候,其實讓自己靜下來、停下來,反而可以放鬆,讓身體增加受力面積,慢慢浮起來,然後向外求援,靜待這些黑暗時刻過去。

我們需要穩下來、靜下來等待,不要做衝動的決定,尤其是不要做離開的決定。生命很像我們小時候玩的卷紙迷宮,我們當下看不到後面的路會覺得迷惘;但只要我們不要半途離開,持續走下去,就很可能去找到生命的出口,與大家一起共勉。

You may also like